《企業所需要的IT運維理念——實用主義》要點:
本文介紹了企業所需要的IT運維理念——實用主義,希望對您有用。如果有疑問,可以聯系我們。
一、IT運維之怪現狀
所謂 IT運維管理,是指單位 IT 部門采用相關的方法、手段、技術、制度、流程和文檔等,對IT 如硬運行環境(軟件環境、網絡環境等)、IT 業務系統和 IT 運維人員進行的綜合管理.
作為IT運維的決策者和實施者,每一個IT管理人員都會問自己,我們到底需要怎樣的IT運維理念呢?要想弄清這個問題,我們需要先弄明白我們到底存在哪些問題.
1)糾結選型
每 個企業在IT運維過程中,都會根據自己企業業務的發展需要,購買IT運維設備.每次購買設備或系統都會陷入一個循環:先對幾家企業的類似產品,從功能,售 后,性價比等多個方面進行比較,然后先試用、再購買,最后上線實施.整個過程下來,弄得IT部門人員筋疲力盡不說,整套系統的運行情況也不可控.更頭疼的 是系統上線后,可能又產生了新的需求,還要繼續以上的流程.
2)管理之擾
設備采購完成上線,有了系統就可以高枕無憂嗎?當然不是的,某大型企業,剛完成了一個樣板項目.此系統的日志量很大,存放日志的硬盤兩天就會飽和.一次系統自動將告警發到了告警郵箱,但責任人未按流程查看相關郵件,沒有發現告警,導致發生宕機事故.
3)唯功能論
功能強大的產品,并非是適合的產品.一家國內以IT系統視為生命力的企業,購買了一套頂級的監控設備.企業要為這套系統配置頂級技術人員.但一般的企業,是沒有這樣的實力來使用這樣的產品,所以產品要適合自己的企業!
4)維保之憂
任何生產出來的產品、設備,會出現問題是必然的,設備是需要維保的.
維保涉及到和供應商的關系問題.現在的狀況是我們購買產品之后,定期的巡檢,及時的排障,都是用戶主動和供貨商關注這些事情,這些工作不僅消耗了運維人員的很多精力,而且用戶都很被動!
5)外包之困
企業到底要不要外包呢?如何外包呢?很多國內的企業現在的做法是把自己不熟悉的,能力缺失的運維業務,外包出去,想通過外包的方式使自己的業務能力提高,這就很難掌控外包公司了.
6)地位不高
這個誤區涉及到系統運維階段和前期的項目開發合作的問題.大家都認為開發是IT部門的核心,導致項目開發部門和運維部門、開發部門和業務部門溝通不足.系統正式上線后,唯有運維來替開發打補丁了.
二、IT運維的簡單實用
以上的誤區,困擾著我們的日常運維工作,那我們到底應該秉承著怎樣的理念呢?IT運維盡量做到簡單實用.
第一, 關注需求,時刻牢記自己的需求.企業一般在進行運維系統監控的項目時,通常最初考慮使用傳統的方式,購買設備,建立系統.這樣就進入上文提到的選型的循 環.經過仔細考慮認為,實現任何一個功能,從無到有,從少到多,是一個過程,現在無需給將來需要的功能埋單,不要太關注產品,我們只要滿足現在和近期可能 延展的需求即可.
第二, 關注SLA.購買的服務,要靈活的適應需求,隨需而入,不需則棄.讓IT運維的形式轉變,這個形式可以靈活的把用戶需要的功能添加進去,不需要時,可以及 時的取消.無需設備采購,只需購買服務,當然這些設備是由供應商提供,供應商只要合法、合規地達到與企業約定的SLA.就像保潔服務,不需要關注使用掃 帚,還是吸塵器,只關注最后的屋子干凈程度即可.
第三,維保,需要更主動的服務.維保的巡檢,更換配件等工作其實不應由甲方來考慮,而是由供應商來負責,因為我們只買了服務,如果有維保不及時,影響了業務,未達到SLA要求的結果,供應商就要為企業提供及時的應對措施甚至賠償.
更重要的是,如果購買監控或流程等軟件產品,常規來講也許只用到產品40%-60%的功能,卻要負擔全部功能的軟件費用!其實我們更關注的是效果,所以為效果付費更能滿足我們的需求.
第四,經過探索與總結實踐,IT外包應當是把你已經完全掌控,但對核心業務影響不大的事情外包出去.IT外包做得好的公司,說明在IT管理這方面做得很成熟了,能夠自己掌控了,建議大家要把外包和咨詢分清楚.
第五,大運維的概念,一個IT系統,使用這個系統的階段才是最重要.所以我們要把整個運維的過程向前推,前置到開發、設計,甚至需求、規劃階段的運維就上升為系統運營、大運維的概念了,前端控制好了,整個系統的運營就會更便于控制.
如果做到了以上的要求,企業IT運維工作將發生質的轉變.用戶方只要根據公司相關流程和完善的管理制度,在公司的安全性,穩定性,合規性要求下,對供應商提 供的服務進行審查考核.更重要的是,IT人員可把更多的時間去研究如何更好為企業業務服務,成為企業內信息化解決方案的提供者.
IT運維的實用主義:讓IT運維隨需而取,取而則用,彈性靈動,把一個很復雜的事情,真正做到化繁為簡.
(文章來源:中關村在線)
轉載請注明本頁網址:
http://www.snjht.com/jiaocheng/459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