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互聯網場景下閃存優化測試和應用》要點:
本文介紹了互聯網場景下閃存優化測試和應用,希望對您有用。如果有疑問,可以聯系我們。
【編者的話】閃存在這幾年存儲領域發展非常快,應用也越來越廣泛,如何能更好的使用閃存,本次分享講一些閃存相關的優化和應用.
綜合上面幾種場景看,閃存主要適合有比較高的隨機IO需求和帶寬需求的場景.場景選擇上,也是要發揮閃存的長處.目前上面業務中 未來幾年發展比較快的會是在公有云存儲這一部分.下圖就是某廠商云盤對比,可以看到閃存的價格已經很接近機械硬盤了,而單從每IOPS成本看,性價比會更高.
固態硬盤,不過可以從廣義理解,從2010年開始在互聯網行業大規模應用,性能和穩定性已經得到大規模集群線上驗證,應用場景已經非常廣泛.當然閃存的IOPS比傳統機械硬盤高幾個數量級,但是更核心的還是在延遲降低上,優勢更大.
上圖就很好的說明了,閃存在訪問延遲上的提升.
提到閃存,不得不提到閃存里非常基礎的組件NAND.NAND分類現在也是非常多.
我們為什么要做測試呢?
所以說面對如此多的廠商和產品,如何做到更高效的測試 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.雖然現在大家都開始轉向云服務,直接接觸硬件產品并不多,但是云廠商的測試依然是很重要的一部分.
測試很Low嗎?
上圖是我們需要了解的存儲技術棧.
測試準則:
測試過程:
測試工具:
SysBench:
測試痛點:
解決痛點首先就是規范化,主要是以下幾方面:
自動化測試流程:
下圖是測試流程圖
自動化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:
測試閃存需要注意的幾點:
MySQL測試的一些問題:
系統層面的一些注意點:
InnoDB壓縮測試:
基于我們之前的測試過程,我們可以得到結論,InnoDB壓縮比在50%左右,對寫入性能損失比較大, 損失比例在70%左右.根據這個結論,我們就可以針對我們線上業務選擇是否需要使用InnoDB壓縮.
TokuDB:
這是我們測試結果,可以看到TokuDB更好的壓縮比和更好的寫入穩定性,當然代價就是更高的CPU消耗.
以此圖結尾,不要只活在當下,要勇敢的接受新技術,勇于試錯,當然試錯成本和收益也要評估和可控的.其實很多技術理解透徹了,可能并沒有別人說的“邪惡”.
以上內容根據2016年7月5日晚微信群分享內容整理.分享人楊尚剛,熊貓TV DBA,前新浪高級數據庫工程師,負責新浪微博核心數據庫架構改造優化,以及數據庫相關的服務器存儲選型設計.DockOne每周都會組織定向的技術分享,歡迎感興趣的同學加微信:liyingjiesz,進群參與,您有想聽的話題或者想分享的話題都可以給我們留言.
文章出處:http://dockone.io/article/1518?utm_source=tuicool&utm_medium=referral
轉載請注明本頁網址:
http://www.snjht.com/jiaocheng/4478.html